此刻,几位大人方才惊悉,原来那名震四方的逍遥先生,正是眼前的杜尚清。
乐县令、于县丞,还有傅县尉,无一不是《天龙八部》的铁杆拥趸。
但见乐县令双目陡然一亮,惊喜之色瞬间漫满脸庞,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哎呀呀,杜团练使竟然就是逍遥先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
我对《天龙八部》此书,当真是爱入骨髓,闲暇之时,不知已反复翻阅了多少回。
书中人物刻画得精妙入微,栩栩如生,仿若能从书中一跃而出;
情节更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每一回阅读,都好似亲身踏入那个波澜壮阔的江湖,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未曾想今日竟有幸能与逍遥先生当面倾谈,实乃三生之幸啊!”
于县丞亦是满脸的钦佩之色,赶忙不迭附和道:
“所言极是!我同样是逍遥先生的忠实读者。
每次捧起《天龙八部》,便仿佛瞬间穿越进那个精彩纷呈的江湖世界,亲身领略萧峰的侠肝义胆、豪情万丈,段誉的至情至性、纯真善良,虚竹的质朴憨厚与奇妙机缘。
先生之笔,真可谓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精彩得令人拍案叫绝。
杜团练使,您究竟是如何妙笔生花,创作出这般堪称经典的佳作的呀?”
傅县尉更是激动得面红耳赤,崇敬之情犹如决堤之水,滔滔不绝:
“逍遥先生,我对您的敬仰,恰似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呀!
尤其是萧峰在雁门关外,为了两国和平,不惜舍弃自己性命的那一幕,真是感天动地,每每忆起,都令我热泪盈眶。
您的文字仿佛被赋予了神奇魔力,能够轻易触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人仿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杜尚清听闻,谦逊地微微一笑,说道:
“几位大人过誉了,能得到诸位如此厚爱,实在令我倍感荣幸。
其实创作《天龙八部》,不过是我将心中对江湖的向往、对人性的思考,倾注入笔端,期望能为读者带来一些与众不同的感悟与体验罢了。”
邹平眼见众人对杜尚清的态度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中的愤懑如潮水般翻涌。
忍不住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哼,写小说不过是文人墨客的消遣玩意儿,与这实实在在的矿洞事务,又能有什么实质性的关联?
咱们还是务实些为好,切莫被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迷了心智。”
刘羽也在一旁帮腔,阴阳怪气地说:“就是,会写小说就能把矿洞的事儿办好啦?指不定就是纸上谈兵,到时候别把矿洞整得更乱。”
乐县令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地瞥了邹平和刘羽一眼,说道:“邹管事、刘公子,话可不能这么说。
杜团练使既有带兵御敌、保境安民的赫赫功绩,又有如此出众才华创作出《天龙八部》这般佳作,可见其能力非凡。
而且杜团练使提出的矿洞改造想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理应认真对待,不可随意诋毁。”
雷矿主也点头称是:“乐县令说得在理。杜团练使对矿洞的见解独到,或许真能给咱们矿洞带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