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儒家学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莫急,此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试点罢了,且先瞧瞧最终能取得何种成效。本将军可从未有过舍弃儒家之意啊!”
李渊面带微笑地看着阎忠,语气温和地安抚道。
其实,经过这两年的穿越生涯,李渊对于儒家已经看得相当透彻。
此时此刻的儒家思想,尚未演进至宋朝时期那种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境地。
相反,它依然秉持着一种相对开放的理念,甚至会积极主动地去迎合皇帝的想法。
换句话说,当下的儒家思想完完全全是以君臣之道作为核心要义,旨在为皇帝服务,并借此为整个社会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
对于李渊而言,他不仅不会排斥儒家思想,反而要大力加以推广和施行。
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够从道德层面将麾下众人紧紧地捆绑在自己这辆战车上,从而有效地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李渊向来是以家国天下为根本指导思想的人物,通俗点讲,他所奉行的便是如同朱元璋那般的家天下观念。
他绝非那种胸怀天下为公之大德的圣人,而是更注重如何维护自家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以及家族的荣华富贵。
穿越到这动荡不安的东汉末年,李渊仿佛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洗礼。
那些前世的种种思想和观念,如同过眼云烟一般渐渐消散,被他毫不犹豫地抛弃在了脑后。
如今的他,已然全身心地融入了这个时代,努力去适应并迎合其独特的规则与潮流。
而在李渊内心深处,始终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焰——那便是成为这天下至高无上的主宰者,登上那令人梦寐以求的天子宝座。
然而,要实现此等宏伟目标绝非易事,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
为此,李渊不仅要凭借自己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他还要心怀天下苍生,给予这片饱受战乱蹂躏的土地以及生活在其间的黎民百姓一个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与此同时,他还想方设法将众人的视野从这广袤的大汉十三州逐步向外拓展,力求为后世子孙开辟出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可以说,这一系列艰巨任务便是李渊为自己所精心安排的伟大使命。
至于其他细枝末节之事,他则选择坦然地交付于后世子孙们去处理解决。
当得知大将军对儒家学说并无丝毫排斥之意时,阎忠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放松下来。
只见他面带微笑,信心满满地向大将军保证道:“大将军敬请放心,待到明年三月春暖花开之际,并州之地所有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之士必将尽数投入大将军您的麾下!”
此时的阎忠,脸上洋溢着真诚而又发自肺腑的笑容。
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大将军开始主动接纳并且尊重士人阶层,这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