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517章 对付文官集团的舆论阵地

第517章 对付文官集团的舆论阵地(1 / 2)

与此同时,文官们还热衷于兴办书院,东林书院便是典型代表,顾宪成等东林党人在此讲学论道,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

他们通过书院这一平台,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抨击时政,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舆论影响力,使得东林党的观点和理念在知识分子群体中迅速传播。

借助科举制度,构建舆论“同盟军”

科举制度是明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而文官集团在科举的各个环节都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从考试内容的设定,到考官的选派,再到试卷的评判,文官们都发挥着主导作用。

他们将儒家经典中的某些观点进行阐释和发挥,引导考生按照自己的思路答题。

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官员,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自然会与文官集团保持一致,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这些官员在任职期间,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力,在各自的辖区内传播文官集团的舆论观点,使得文官集团的舆论影响力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散。

利用奏疏谏言,引导朝堂舆论走向

在朝堂之上,奏疏是文官们表达政治观点和诉求的重要工具。文官们凭借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政治经验,精心撰写奏疏,通过对时事的分析和评论,引导皇帝和其他官员的思想。

他们善于运用儒家经典中的理论和典故,为自己的观点披上一层神圣的外衣,增强说服力。

同时,文官集团还会通过集体上书的方式,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皇帝接受自己的建议。

在“争国本”事件中,众多文官纷纷上疏,力谏皇帝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最终迫使万历皇帝妥协。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文官集团通过奏疏谏言引导朝堂舆论走向的强大能力。

把控邸报发行,主导官方舆论传播

邸报是明代官方的新闻传播媒介,文官集团在邸报的编辑和发行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通过筛选和编辑邸报内容,将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广泛传播,同时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进行封锁或歪曲。

例如,在对边疆战事的报道中,文官们会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夸大或缩小战果,引导社会舆论对局势的看法。此外,文官们还会在邸报上发表评论文章,对朝政进行点评和分析,引导读者的思想和行为。

借助民间舆论,扩大舆论影响力。

除了在官方层面掌控舆论,文官集团还善于借助民间舆论的力量。

他们通过与士绅阶层的紧密联系,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传播到民间。

士绅阶层在地方社会拥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他们通过举办乡约、讲学等活动,将文官集团的舆论观点传递给普通百姓。

同时,文官们还会利用民间的戏曲、小说等文艺形式,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融入其中,通过艺术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百姓的思想和行为。

正是通过以上多种方式,明末文官集团成功掌握了舆论的话语权,并将其作为维护自身利益、推行政治主张的重要工具。

陈平安要想对文官集团们动手,自然不可能只是单纯的肉体上的消灭,而是从舆论上,从大义上,彻底掀翻整个文官集团的根基。

《龙国日报》将是陈平安未来对付整个文官集团的舆论阵地。

就好比如今陈平安正在大力宣传的高薪养廉,通过《龙国日报》这么一宣传,全国的老百姓都认为官员,小吏们以后再也不需要去贪污了。

最新小说: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三国:魏武之志,专截曹操的胡! 朕要做昏君,这忠臣有没有人管? 桃园三结义,俺张飞绝不当小弟! 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装傻世子爆改连弩,女帝跪求别灭大乾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大乾第一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