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廉政部柳书宇深入调查,赵知县素质的严重缺位,对清河县的治理造成了多方面的恶劣影响。
在司法领域,由于县令对律法生疏,难以公正断案,百姓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致使冤假错案频发,司法公信力荡然无存。
清河县李二田产纠纷案件,当事人一方通过贿赂师爷和相关衙役,篡改证据,导致李二一方含冤受屈,却投诉无门。
在税赋征收方面,赵德润对田赋征收期限和隐匿田产逃避税赋惩处条例的无知,使得清河县税收漏洞百出。
部分豪强大户趁机勾结吏员,隐匿大量田产,逃避税赋,而普通百姓却承担了过重的税负,苦不堪言。
长此以往,不仅国家财政收入遭受重大损失,更激化了社会矛盾,严重影响了地方的稳定与发展。
此外,赵德润的嚣张跋扈,极大地破坏了清河县的官场风气。
上行下效,下属官员纷纷效仿,对律法和上级指令阳奉阴违,导致政务执行效率低下,政策无法落实到位。
清河县令赵德润事件为各地敲响了警钟。
各级地方主官肩负着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重大责任,其素质和行政能力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福祉和国家的兴衰。
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和监管力度,严格选拔任用机制,确保每一位主官都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做到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这一天,一些识字的读报人直接走村串巷,把《龙国日报》宣传到了每一个龙国百姓的耳中。
赵德润瞬间成了龙国名人,成为了老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廉政部审核过程中,类似于赵德润这类不通政务的官员大有人在。
《龙国日报》最近一段时间都在不断的报道着这类事件。
很快,《龙国日报》就在龙国百姓们心目中构建出来了一个观念:以前你工资低,贪污迫不得已不可怕,现在皇帝陛下都给你们发高工资了,但你们这些当官的,素质低,业务能力低,那就太可怕了。
随着廉政部在全国考核巡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奇葩事件越发数不胜数,陈平安终于在神武五年(1641年)三月初十,下午申时,再次召开了一次大朝会。
神武五年(1641年)三月初十,申时的阳光透过重重宫阙,洒在金碧辉煌的太和殿上。
陈平安高坐龙椅,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神色各异的文武百官。
“诸位爱卿,最近廉政部巡查组在各地巡查之事,想必诸位也都是有所耳闻的吧?”
“卢爱卿,把廉政部巡查组这近一个月来,考核各级官吏的情况的汇报,给大家说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