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群臣反对,陈平安目光如炬,扫视殿下群臣道:“朕派出去的人,也只是暂代维持秩序而已,回头还是得需要吏部派人的,有何不可?”
“再就是那什么科举学子了,经此一事,朕对前朝科举制度大为不满,你们都看看,前朝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都是一些什么人才。”
“大部分都是一些不通政事,只知道贪污享乐的腐儒,那个什么八股文章有什么用?”
“八股文格式严格、内容僵化,考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死记硬背儒家经典和八股格式,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实际治国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这就导致了很多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员,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有效地应对国家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
“像赵德润这样的无能的基层官员为什么会如此之多?在朕看来,完全就是因为前朝科举制度存在巨大缺陷。”
“朕决定了,重新制定科举规则,凡是还未任职一方的科举文人,都需要重新进行科举。”
“至于说新科举的内容,肯定是不会再考什么八股文了,至于说要考什么内容。”
陈平安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番之后,才开口道:“这样吧,新朝改革的第一次科举,就以选拔基础官员的行政能力为主。”
“基层官员,需得精通律法,等新的《龙国律》确定下来之后,就以新《龙国律》为核心,进行第一次科举。”
“科举之前,地方官员就先由朕安排人来暂时管理各县事务,科举之后,按照考核名次,再择优录取,到各地上任,诸位爱卿可有意义?”
朝廷诸公默然无语,地方官员的事情还没搞明白呢,你丫又要改革科举?
礼部尚书徐阶再次开口反对道:“陛下不可,文以儒治天下,以《龙国律》为核心,进行科举,这成何体统?”
好吧,大明文人,都是以儒家思想治天下的,陈平安却要以《龙国律》为核心进行科举,这是要干什么?这是要以法家治天下吗?
朝廷众人自然都是不答应的,纷纷跪地表示反对。
一时间,朝堂上的反对之声,连成一片。
陈平安面色一沉,龙袍在身后掀起一阵波澜,他的目光如寒星般扫过跪地的群臣,声音冰冷:“以儒治天下?那你们倒是给朕说说,孔圣人的哪一条经意里,让你们去贪污腐化了?”
“不同意新科举的也可以,那咱们就用儒家治天下的规矩来评定你们,以前大家贪污腐化的事情咱们也就不揭过了,毕竟,按照以儒治天下来说,贪污腐化这种德行有亏的人,可是不好意思继续当官的。”
“现在,不同意新科举的人,都给我上前三步,都给我站出来。”
陈平安这么一说,朝堂上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好吧,这帮子大明遗臣们,就没有一个屁股干净的,谁敢站出来触皇帝的霉头?
陈平安:“就是嘛,新朝新气象,以儒治天下没错,但朕觉得,治理国家,应该更加的贴合实际。”
“儒家思想可以提高学子们的道德修养,用法律和规矩治国,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