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蓉突然神秘的道:“我曾祖父当初,可是能开两石的弓。我们西府的小公爷,更是听说能开三石弓。如今,他们用过的几副弓还好好的保存着呢,常兄想不想见识见识?”
贾蓉的曾祖父就是贾代化,上一代京营节度使。
小公爷应该是贾代善,因为贾家的爵位是降等世袭的,但贾代善却凭借战功又重新获得了国公之位,因此他的妻子贾母才是国公夫人。
这两人都是早期跟随太上皇南征北战的猛将,能开两石,甚至三石弓,常威还是比较相信的。
看到常威没有立即回应,贾蓉又继续道:“除此之外,我曾祖父还写了不少行军作战随记,如果常兄真有心武举,学习一二,必然对内场科考大有助益。”
这话不错,《武经七书》主要是理论知识,而贾代化的作战记录,则是实践内容。
两相结合,说不定就能够让自己融会贯通。
不过,常威却是狐疑的道:“贾兄,这般珍贵的东西,你能作得了主?”
贾蓉笑道:“用得上才珍贵,用不上又能值什么?如果不是祖宗留下的东西,说不定早就丢了。”
“其实刚才的话,不是我的意思,而是我父亲的意思。前阵托常大人的福,我们二老爷升了工部郎中,正想怎么报答呢,就听说常兄有意今年的武举乡试,便让我来看看。”
“如果真是如此,就尽我们贾家一切所能,助常兄一臂之力。”
“哦……原来如此。”常威恍然,心里却在暗想,贾珍那老小子为了将老子引过去,当真是舍得下本啊。
不过,他只是稍一沉吟,便点头道:“那就在此先谢过贾兄和贾将军了。”
因为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既然贾珍没憋什么好屁,那就让他在自己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放出来。
不然的话,憋久了,突然来一下子,反而防不胜防。
贾蓉大喜:“那择日不如撞日,常兄现在就随我去吧。”
常威也不推辞,交代一声,就和贾蓉一起来到宁国府。
贾珍得知后,大喜过望,不惜丢下几个小老婆,迅速迎出来。
常威说明了来意,贾珍捋须笑道:“确实是我的意思,东西我早早的就让人准备好了,这就让蓉儿带人去拿来。”
说着的同时,又对管家赖升道:“吩咐下去,赶快设宴,今儿我要好好的款待常公子。”
常威连忙推辞道:“谢贾将军好意,我看还是改日吧,如今距离乡试只剩个把多月,时间紧迫,一刻也不敢耽搁呀。”
贾珍在心中冷笑一声:“就你这样,别说一个多月,就算给你十年八年,你能练出个什么?”
所以,他只当常威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说不定练几天,吃不了这个苦就放弃了。
但嘴上却是笑道:“常公子好容易来一回,今天你一走,怕是好长时间又来不了了。你若不吃了我这顿酒,你要的东西,恐怕是带不走。”
听了这话,常威沉吟了一下,才勉为其难的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样就对了嘛,一天半天能耽搁什么?”贾珍心中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