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太上皇没有怪罪,两人轻嘘一口气,连忙应道:“是,上皇。”
殿试后第二日。
在承平帝的监督下,内阁和各部抽出官员对考生的策论答卷进行评阅,然后再结合外场的成绩进行最终排名,结果在当天下午申时就出来了。
第三日一早,常威和一众考生又来到宫中,在大明宫广场上接受唱名。
“一甲新科状元:常威。”
毫无意外,常威以外场内场皆第一的成绩高居榜首,喜提状元。
再加上常威擒获袁魁时的表现,无人不服。
不过,在他之后的排名,就有不少人有异议了。
比如一个叫方炳的,他乡试也是本省的解元,会试更是排到了第四名。
殿试中,袁魁行刺被抓,孙绍祖发挥失常,而他却稳定发挥。
本以为可以冲击探花甚至榜眼,可没想到,连二甲都没排进去,直接掉进三甲,而且还是三甲中比较靠后的位置。
榜眼、探花分别是王象春和周勃,可这二人在乡试中都不是解元,会试的成绩更是在五十名开外了。
他心里自然不服,当看到十多个在会试中的成绩都不错的考生皆排到了三甲比较靠后的名次,似乎就明白了过来。
因为这些人和他一样,无一例外都是投靠了北静王、南安王这些勋贵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人在刻意打压啊,而且这人还不是别人,很可能就是当今皇帝。
皇帝亲自出手舞弊,谁还敢说什么?
所以,也只能默默的接受这个结果了。
而相比他们,更悲催的就要属孙绍祖了,因为他直接被挡在了宫外,刚才唱名也没有他的名字。
也就是说,他直接被除名了。
正常情况,只要参加了殿试,不管成绩如何,一个进士的名分是少不了的,只是排名先后罢了。
可他考着考着,直接把自己给考没了。
“常威,我和你势不两立。”望着远处巍峨的宫门,孙绍祖一边回头,一边愤恨的低骂着。
毁人前程,犹如杀人父母,因为他觉得,自己落到这步田地,都是常威给害的。
如果殿试中常威不跳出来去抓袁魁,也和自己一样观望不就好了?这本来就是禁军的事。
而且那混账又一而再,再而三的诋毁自己是袁魁的同党,让自己心神紊乱,从而发挥失常砸伤了脚,导致在策论考核中连题都没答,直接被抬了出去。
以致今天连皇宫都进不去,连最后一名都混不上。
正盘算着如何出这口恶气,一转头,却是看到兵部武选清吏司的孙主事迎面而来,还向自己挥了一下手。
孙绍祖顿时心头一喜,这个本家莫不是有什么好事找上门来?于是快步迎了上去。
正准备热情的打招呼,孙主事直接递上一张文书道:“这是我们兵部下发的文书,你的世职从今天开始被收回。”
说罢,直接将文书往呆愣的孙绍祖手上一塞,转身就走。
“不……”孙绍祖仰天嚎叫一声。
“大胆,竟敢在宫门外喧哗。”
孙绍祖的喉咙瞬间像被掐住了一般,赶紧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