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心想:“那怎么行,带上你还能和夫君相会吗?”
于是笑道:“何必等下次,今儿晚上回去咱们就睡上。”
湘云却是摇头:“那不行,府里是你和琏哥哥的房间,我怎能去睡?倒是在这里,整个内院都是咱们女孩的,想到哪里睡都可以。”
王熙凤不自觉的瞥了李纨一眼,心不在焉的回道:“既如此,那下次再说吧。”
随即,一行人依依不舍的离开内院,坐上马车打道回府。
回到家中,常威没有过多隐瞒,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给了家里三个最重要的女人。
郑母和刘夫人都不关心过程,只想要知道结果,连忙问道:“可得了什么好处?”
常威点了点,回道:“如今,我的双眼能看清十里之外的飞鸟,晚上不用点蜡便能与白昼一样,耳朵能听清一里之外的说话声。从昨天早上到现在,我未合一眼,却感觉不到丝毫疲倦。”
“哎呦,这好,这好啊……”郑母和刘夫人对视一眼,喜不自胜。
秦可卿也是兴奋不已,夫君有了这些能力,安全就能得到更大的保障了。
现在,十二钗已得其三,剩下九人却是难办了,连下一个目标选谁都有些犯难。
大明宫,承平帝一站而起,愤怒的将刚收到的战报扔在地上。
厉声道:“难道就没人能挡住区区三万北虏吗?”
原来,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率领的十万大军与彻辰汗率领的三万主力在平安州东南方向一战中,损兵折将,不得不率领七万士气低落的残兵退入孝慈县。
可十万大军都战胜不了对方,这七万败军又如何阻挡对方的前进?孝慈县已然岌岌可危。
太上皇也慌了,立即派裘世安将承平帝请到太极宫,并召集文武百官一起来议事。
常威正好在京里,所以他也在应召之列,站在忠靖侯史鼎之后。
父子二人并排坐在上方的龙椅上,以示地位平等,但朝议还是由承平帝来主持。
“王子腾战败了,退缩至孝慈县,你们说说,现在该怎么办,难道要朕和太上陛下御驾亲征不成?”
史鼎连忙出列道:“回陛下,微臣愿领兵前往与敌决一死战,绝不让北虏侵扰到皇陵。”
张煜慢了一步,也跟着出声道:“微臣世受皇恩,在此危难之际,微臣愿马革裹尸,以报君恩。”
“微臣也愿报效君恩,领兵出战。”保龄侯史鼐也跟着道。
气氛都到这里了,常威自然也不甘落后,也是一番慷慨陈词,最后以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结束,震撼当场,相信这句话必然能流转后世,成为千古名言。
不少文官为之惋惜,这小子这么有才华,为何偏偏选了武将这条路,目光短浅,目光太短浅了。
承平帝很是赞叹的道:“好,好,好一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若人人都能如常卿这般,何愁虏寇不灭,何愁家国不兴?”
不过,他也只借用常威这句话,没想过派常威出战。
毕竟常威还太年轻,从未真正的领兵打过仗,突然派他去与这样的强敌交手,太过危险。
而且,其率领的耀武营是京营中较为弱小的一个营,前段时间又被他裁汰了大半兵力,只剩下四千多人,难当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