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杨远山回来啦!”
听到声,杨远山下意识的看去:“刘婶,挖土啊!”
“挖起种点菜。你大学毕业了哇,分了工作没有?”
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杨远山自然受到了大家的极大关注。
要是杨远山在外面混得好,那村里的人,必然会是更加重视教育。
只要子女能读书,拼死拼活,也是要供他们读下去。
杨远山:“分了。在渝州上班。”
“渝州啊,大城市哦!”
杨远山笑了笑,对此不做评价。
“哥!”
还没有到家,就是听到弟弟杨远海的大声叫喊,让杨远山嘴角不由的露出笑意来。
相比起杨远海跑得跟个猴似的,跟在后面的妹妹杨小慧却是要文静多了。
杨远山将肉递给杨远海提着,这提着十几斤的肉走了这么远,把他给累得不行。
将肩上的包递给杨远海,手给杨小慧提着。
到了家,父母已经在院坝等待。
“爸、妈。”
“咋个买这么多肉,这么热的天,肉又放不得。”
杨远山:“请大老汉他们晚上的时候在家里面一起吃个饭。”
杨远山能够顺利的读书,家里面亲戚也是竭尽全力的支持。
对此,杨远山自然是很感激。
欠下的人情,自然是得要还的,自己这次回来了,请他们到家里面吃个饭,自然是应该的。
杨父也不是吝啬的性子。
实际上,从别人家帮忙这点,就是能够看得出来。
要是关系没处好,别家会伸手帮忙?
“那你把东西放了,挨家去请。”
杨远山自然是
“远山,你今年该是毕业吧?”
杨远山坐在自家编制的竹凳上,家里的男人们围坐在一起,女人们自然是进厨房忙活了。
杨远山买了几斤肉回来,今天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
“嗯,已经拿到毕业证了。”
“那你工作分到哪呢?”
此时,人们的概念里面,大学生是包分配的。
即使再过二十年,农村里面长辈问大学生,也是问工作分到哪,而不是问找了什么工作。
杨远山不解释现在开始不包分配的事情:“渝州。”
“渝州好,大城市!”
“工资好多啊?”
“两千多块钱吧!”
两千多……
“一年啊?”
城里面说工资是按年讲的吗?
杨远山:“一个月两千多!”
“这么高啊”
“哦呦,远山现在出息了,一个月工资,比我一年挣得都多!”
杨父听到杨远山拿这么高的工资,有些是不相信。
他们这虽然是交通不便,可也不是说和外界完全的阻隔。
还是有人出去的。
一个月挣上百把块钱就是算多的。
杨父:“杨远山,你莫要去走邪路哦?”
“爸,看你说的。公司要给我开这么高的工资,我也是没得办法。”
“你那个啥子公司哦?”
杨远山:“公司名字叫北辰工业,嗯,是专门生产摩托车的。镇上卖猪肉的刘善民摊子边上停着一辆摩托车,就是我们公司生产的。”
摩托车在此时,依旧属于稀罕玩意。
当然了,因为北辰工业的出现,让摩托车的生产门槛,变得低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