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打惯了实搏的人,反而极力避免不必要的切磋!
因为如果水平相近,一旦动手,精神激荡,杀机一起,很难控制,谁也不能保证对方不突出杀招。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下手为强。
实搏只能从实搏中去体会,没法教、也没法训练。
蛇形或太极拳的斜飞,在切磋的时候,可以用肩撞,身撞等法把对方发出去,证明自己的步法、身法、贴身发力比对手要高;
但如果是实搏,就可以有拆骨剪手,肘打,撩阴,戳眼,刺喉等用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同门练习,常因互不相伤,故虚缓而发,虽能习得听之一、二。
然日时以久,引以成习,临敌应变之际,竟多不能致用。
真能致用之招,皆只一下,如此一下,当不知所用而用,不期然而然。
内家一急应,其周身瞬如刚铁撞人,如虎扑羊或虎狮王扑倒鬣狗刹那颈椎折断,刹那扑踩在地上,接手便使对方失重;
在对方身形不稳时迅速进招,落掌点要入任通督,也就是从胸前的任脉打入,对准后背的督脉,轻轻将对方抛出数步之外了。
打人如拍球,要体其意。眼神须活,但看注敌身中心重心一线。
手上的劲碰到哪就往哪扎进去,就是用那个“慢慢”伸出去的手打。手还是那么慢。
想象用手拿着一个特重的水泥块慢慢的伸出去。
虽然慢的像伸懒腰一样,但是碰上对方的脸只要你不收劲,信手一挥,对方就会立扑于地并且受到重创。
旋转身体就是把身体摆顺在后面顶着水泥块,躲在水泥块后面往前迎着走。
这得把整劲练到份上,手上有极绵软极刚硬的状态。
这不是极绵软和极刚强的转换,只要转换就是人为的是破体之力。
手上不做任何变化就同时具有极坚硬和极柔软的两种效应,看着绵软碰上才知道是石头一样的坚硬。
打蜡烛能够锻炼人的穿透力,在练习时,不能用手扇风,必须用拳头打出去,这是练习集中力量,跟力量大小无关。
力量越集中,灭蜡烛的距离就越远。
真正的高手不在有多大力量,而在于能集中多少力量。
手之练法可备油灯一只,中置三股粗灯芯一束,点燃后对准火舌击之,始则火舌有晃动之象。
日久功深,手到即灭,然后将灯芯加粗。站立距离愈远,功夫愈深矣。
其握前臂一抖后,突觉有一过电的感觉,由前臂而起直逼心脏。
惊问其练法,不过用粗缆绳握其一端,每日抖练,功久自成。
透劲的诀窍便是一个震字,无震便谈不上透,搔痒而已。
透劲的秘诀在于攻击者巧妙发力,发力后引起对手自身身体产生反弹,并由此产生震荡。
透劲训练要求的是将沙袋打得晃动的频率越高越好,而且晃动幅度不能超过5度,里面的沙要越来越松,而不能越来越紧。
两人相斗,若攻击者大力击打对手躯体,对手势必用力抵抗。
若攻击力量太大则对手会倒地或退步,攻击的力量自然得以削减,内脏也就不会受伤。
要让对手内脏受伤的办法,一是提高肢体硬度和攻击速度,力求突破防御,强攻入内,二则是利用透劲让对手机体产生“自杀式”反应。
透劲的发力讲究不让对手倒地或退步,力量控制在让对手平衡感失去但实际又未真正失去平衡之间。
打沙袋首先不要注重力度,先要把形和劲给打顺,形不要僵,要做到松不是散,自然到位。
两脚塌实,腰跨松沉,含胸跋背。
顶要自然上领,臂要自然抬起。
但要做到拳从口中出,封住自己的中线,出手如拿东西一样。
握拳时腕部要平,不可弯曲,肘部截力,要从调整肩部顺其力。
形和劲打顺之后,就以腰胯为主,做到腰胯松沉,气沉丹田,以打透为目的。
此种练法半年就可伤物。
形意拳技击的速成窍要
过去形意门里其实有技击速成法,就像李仲轩老说的,为了强国强种强军,老辈人编了很多速成有效的东西。
普通人基本上半年下来打一两个没问题,一年以后打五六个没问题。
不是说形意一年打死人吗?就是这么打的。
如今几乎没有这么练的了,主要是没市场。
不过现在看,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练练还是有用的。
形意拳是以枪为拳,所以最先出来的劲是“枪劲”。
马上用大枪什么劲?很容易意会成直劲。
其实过去马上用枪不是两手端着去捅的,那个才多大劲?
你可以试试,端着枪坐在马上往前捅,看看得劲不?
过去是两马对冲一个回合,其实就一下,捅上就赢了,打不着就再来。
大战三百回合,就是三百个照面。
马上大枪最短的一丈二,还有一丈五的,怎么使?
两手端着捅,那是三八大盖。如今以讹传讹的东西太多,真的没人知道,说出来反而没人信。
春秋战国时期马上还有使长剑的,有两米多长,用今人的思维更不能想象了。
怎么用的呢?如今的射箭比赛要是和过去的比纯粹就是玩意儿,弓太小,劲也太小了。